王春枝;吴敖日格乐;绿色低碳转型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关乎生态文明构建与经济结构优化。为促进绿色低碳转型,中国逐步开展低碳城市试点,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积累分类指导工作经验。黄河流域作为能源战略要地,其低碳转型是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实践行动,是指引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文章基于黄河流域2009—2022年9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以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视为准自然实验,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该政策对黄河流域城市碳减排成效的作用机制及其时空动态变化。研究发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显著降低了试点城市的碳排放强度并提升了碳排放效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试点政策效果逐渐增强,并且碳排放强度抑制效应可传播至0~150 km范围内的邻接非试点城市,碳排放效率提升效应可传播至300~400 km范围内的邻接非试点城市。机制分析表明,通过强化环境规制、提升人力资本以及激发城市创业活力等多措并举的协同推进,可以有效扩大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黄河流域城市碳减排的积极成效。异质性分析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显著降低了黄河上游以及金属矿型城市的碳排放强度,显著提升了黄河中游、成长型以及煤炭型城市的碳排放效率。低碳发展是一项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并存的系统工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未来应深化低碳试点“试验田”,瞄准城市特质“靶心点”,实施多措并举“组合拳”,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作出新贡献。
2025年02期 No.223 6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5K] [下载次数:4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